結石——人體或動物體內的導管腔中或腔性器官(如腎臟、輸尿管、膽囊或膀胱等)的腔中形成的固體塊狀物。主要見于膽囊及膀胱、腎盂中,也可見于胰導管、涎腺導管等的腔中。
結石,由無機鹽或有機物組成。結石中一般有一核心,無機鹽或有機物再層層沉積核心之上。由于受累器官的不同,結石形成的機制所含的成分、形狀、質地、對機體的影響等均不相同。總的說來,結石可造成管腔梗阻,影響受累器官液體的排出,產生疼痛、出血或繼發(fā)性感染等癥狀。
常見的結石有膽結石、膀胱結石、輸尿管結石、胰導管結石、唾液腺導管結石、闌尾糞石、胃石、包皮石和牙石等。
咱們今天單說說泌尿系統(tǒng)的結石。指體內泌尿系統(tǒng)形成并停滯為病的砂石樣病理產物或結塊。結石較大者難以排出,故多留滯而致病。結石的成因較為復雜,常見的因素有飲食不當、情志內傷、服藥不當,以及體質差異等方面。
尿石癥是腎、輸尿管、膀胱及尿道等部位結石的統(tǒng)稱,是泌尿系統(tǒng)的常見疾病之一。泌尿系結石多數原發(fā)于腎臟和膀胱,輸尿管結石往往繼發(fā)于腎結石,尿道結石往往是膀胱內結石隨尿流沖出時梗阻所致。尿石癥的發(fā)生率男性高于女性,腎與輸尿管結石多見于20~40歲的青壯年,約占70%左右;。尿石癥引起尿路梗阻和感染后,對腎功能損害較大,尤以下尿路長期梗阻及孤立腎梗阻時,對全身影響更為嚴重,處理上也較復雜,嚴重者可危及生命。
經臨床觀察發(fā)現,含鈣結石是泌尿系結石中最常見的結石類型。約占全部泌尿系結石的70%-80%。目前,僅有少數含鈣結石病例能明確其病理病因,而大多數含鈣結石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。按結石化學成分可分為含鈣結石、感染結石、尿酸結石、胱氨酸結石四類。含鈣結石可分為:單純的草酸鈣、草酸鈣和磷酸鈣、以及除草酸鈣還有少量的尿酸;感染結石主要成分是磷酸鎂銨和羥磷灰石;尿酸結石成分可分為:尿酸、尿酸胺或除上述成分外還含有少量的草酸鈣;胱氨酸結石可分為:純胱氨酸或含有少量草酸鈣成分。
結石的形成,簡言之就是:尿量不足以帶走體內產生的雜質。
想遠離結石困擾,首先要善飲水。保證每日尿量在2000毫升左右。對于運動量大、出汗較多的患者,飲水量稍多。尤其夏季和夜間,強調睡前飲水,并且在半夜再飲水一次。使每日尿量超過2000毫升,可稀釋尿液、減少晶體沉淀、沖洗尿路和排出微小結石。
其次要善忌口,不同成分的腎結石,對飲食的要求也不同,患者要善于根據各自結石的成分,對不同的食物有所禁忌。
同時也要善運動,適度的運動可促進體內器官的擺動,促進小結石排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