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循環(huán)一科
尤艷是丹東市中心醫(yī)院循環(huán)一科的主任醫(yī)師,就是這位溫文儒雅、平易近人的女醫(yī)生,在十多年的從醫(yī)生涯中,用精湛的醫(yī)術挽救了許多重癥心血管病人的生命;她以高度的責任心,親人般地對待每一名患者,兢兢業(yè)業(yè)無私奉獻著青春年華。
“多鉆研,只有醫(yī)術精,才能幫重癥患者轉危為安”
1991年尤艷從錦州醫(yī)學院本科畢業(yè)來到丹東市中心醫(yī)院(原二院),經過臨床各科輪轉,1994年專職從事循環(huán)內科(心血管病科)工作。曾在北京醫(yī)科大學進修學習先進的冠脈介入技術,參加全國心血管病學術班,掌握了許多當今國際國內最新前沿技術,并成為目前全科除科主任吳巖主任醫(yī)師外,惟一可嫻熟地與醫(yī)院副院長、市首屆名醫(yī)心血管專家王偉做冠脈介入治療時配臺的青年醫(yī)生。在臨床工作中,她多次對急性心肌梗塞、頑固性心力衰竭和嚴重惡性心律失常等重癥心血管病人成功診治、搶救,多次讓生命垂危的患者與死神擦肩而過,深得患者和家屬好評,許多患者康復后給她寫感謝信或贈送錦旗。
憑著精湛的醫(yī)術,她一次次讓患者轉危為安,甚至讓心臟驟停者重新生還。
67歲的冠心病患者王女士每年住院4、5次。2007年夏的一天,因重癥心衰王女士在醫(yī)院的電梯里突發(fā)心臟驟停。當時值班的尤艷就像戰(zhàn)場上聽到沖鋒號的戰(zhàn)士沖上前去,立即對躺在推車上的王女士進行心臟復蘇按壓搶救。作為資深心血管病醫(yī)師,尤艷深知搶救生還的可能僅有幾分鐘的時間。而這種雙手疊加對心臟部位快速按壓的要求不僅準確到位,而且有力度和頻率的要求(每分鐘100次)。很快尤艷便大汗淋漓,十幾分鐘成功的心臟按壓、電復率,讓患者有了微弱的心跳,她又立即組織當班醫(yī)護人員、開通雙側靜脈通路給藥……火速建立起各種生命的綠色通道全力搶救。由于患者患頑固性心衰、腎衰和糖尿病等多種疾病,常規(guī)的心臟復蘇已無法使其完全脫離危險,尤艷當機立斷,馬上為患者進行中心靜脈置管……她帶領醫(yī)護人員快速高效經過近5個小時的緊急施救,終于使王女士死而復生。
2008年8月,死神再次光顧了這位不幸的患者,老人的心臟第二次出現驟停。這一次,老人的家人徹底失去了信心,悲痛地選擇了放棄。
如果說心臟驟停的成功搶救,已經創(chuàng)造了醫(yī)學奇跡,那么一名患者間隔一年兩次出現心臟驟停是十分罕見的。這一次搶救的難度比上次大得多,可醫(yī)術精湛的尤艷說:“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,我們也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,這是咱當醫(yī)生的責任。”她帶領醫(yī)護人員再次全力搶救,親自為其做心肺復蘇搶救并成功建立了中心靜脈置管,又一次讓這位老人與死神擦肩而過,再享家人團圓之樂。老人激動地說:“我的第二次生命,乃至第三次生命都是尤醫(yī)生給的……”
采訪中,科主任吳巖和護士長姜紅梅告訴記者:一次次對重癥患者的成功救治,使尤艷的名字不脛而走。她成了科里患者回頭率很高的醫(yī)生;還有許多患者慕名前來求治、咨詢。對此,不管多忙、多累,尤艷都精心醫(yī)治,耐心解答。一次,科主任與護士長同時外出,由尤艷負責全科工作,雖然只有五天,可科里的日常治療、重癥患者的緊急救治及各項管理工作她都安排得有條不紊。特別是對于一些年輕醫(yī)生的請教,尤艷更是滿腔熱情,毫不保留地傳授經驗,是科里公認的業(yè)務骨干。
“多付出,對每一名患者負責,是醫(yī)生的神圣職責”
三年前,尤艷接診了一位94歲高齡的冠心病患者,這位老人十分固執(zhí),脾氣挺大,住院期間吵鬧著要回家,根本不配合治療。還經常拔下正在輸液的針頭往家跑,家屬很犯愁。尤艷反復思考,認為老人經過治療,心功能已改善,病情相對穩(wěn)定,與其每天折騰,不如為老人制定好治療方案,在家中治療,定期隨診。果然老人回家后不再鬧騰,尤艷定期隨診,與家屬之間隨時打電話溝通病情,并根據老人的病情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。這雖然忙碌了自己,但老人安心,家屬省心,科里治療環(huán)境靜心。如今三年過去了,這位97歲的老人病情恢復得很好,老人的兒女對尤艷人性化的服務充滿了感激。
68歲的朝鮮籍華僑王女士,晚年回國。她患有心臟病、腦梗塞、肝淤血等多種疾病,特別是心絞痛,長年折磨得老人苦不堪言。今年7月,老華僑慕名找到尤艷。為了更好的對癥施治,必須增進對病情的了解,極具責任感的尤艷便從觀察溝通上入手。可老人的中文不是很好,語言溝通上有一定障礙,每天尤艷便在繁忙的工作中,擠出時間來到患者身旁,她用中文微笑著問候,然后用親切關愛的目光精心地觀察患者各種生命體征,并熱情地與老人的家屬溝通交流,有時雙休日也會來病房查看。高度的責任心拉近了老華僑及家人與醫(yī)生的距離,很快尤艷摸清了華僑老人的病癥,憑著豐富的臨床經驗,她認為要徹底解除老人長期心絞痛必須進行冠脈介入手術。當聽說手術有一定風險,老人的家屬開始不同意,尤艷反復動情地講述為了拯救患者的生命,介入手術的利大于弊……由于尤艷的真誠付出,原本想保守治療的患者和家屬毅然決定聽從她們最可信任的好醫(yī)生——尤艷的安排。
多年來,許多患者和家屬對尤艷的精湛醫(yī)術和親情付出心存感激,有時送上紅包表達心意。每次尤艷都會婉言謝絕,實在推脫不了,就讓護士長代交住院押金。
尤艷之所以會這么做,是因為她始終銘記:“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常,是醫(yī)生應該做的。今生既然選擇了做醫(yī)生,就與責任和奉獻相連。作為醫(yī)生,我最快樂的時候是看到我的患者康復出院,那一刻,我覺得一切付出都值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