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8月20日,,
丹東市中心醫(yī)院在
中國醫(yī)科大學附屬第一醫(yī)院
心內科龐雪峰教授的指導下成功開展
丹東地區(qū)首例房顫射頻消融術
該例房顫患者的成功消融,
標志著丹東市中心醫(yī)院成為本地區(qū)
唯一能開展心律失常射頻消融術的中心,,
填補了丹東地區(qū)治療復雜心律失常的空白,,
開啟了我院治療心律失常疾病的新篇章。
患者男性,,59歲,,陣發(fā)性心悸10年,曾就診于我院,,診斷“心律失常,、陣發(fā)性房顫室上速”,,近幾個月,患者反復發(fā)作,,嚴重影響生活質量。
術前準備
1. 為患者進行系統抗凝治療,。
2. 完善患者經食道超聲除外心房血栓,。
3. 完善患者心臟超聲及肺靜脈CT,掌握心房大小及肺靜脈解剖,。
食道心臟超聲
肺靜脈CT
手術中
1. 實現肺靜脈隔離,。
2. 電生理檢查誘發(fā)出典型房撲,三尖瓣峽部線性消融成功,。
3.電生理檢查誘發(fā)出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,,改良慢徑成功。一臺手術治療三種心律失常,。
房顫消融
房撲消融
房室結消融
術后
手術后患者平臥8-12小時后可以下地自由活動,,次日出院。
射頻消融術
射頻消融術是一種微創(chuàng)導管手術,,通過穿刺,,將圓珠筆芯粗細的導管放置在心臟內,以熱消融的方式治療心律失常,。
在CARTO三維電磁導管定位系統指導下,,無需開刀,只需要通過股靜脈穿刺置管,,將標測電極導管及射頻消融導管送入心腔內,,通過三維標測技術,找出導致房顫異常放電的低電壓區(qū),,通過導管頭部發(fā)出射頻能量,,在環(huán)肺靜脈口消融,形成一層隔離帶,,從而達到治愈房顫的目的,。
射頻消融術發(fā)展到現在已經有20多年的理事,到目前技術已經相當成熟,,而且創(chuàng)傷很小,,病人一般做完手術,在床上躺8-12個小時就可以下地自由活動,,即使是老年人,,也完全可以耐受。
什么是房顫,?
心房顫動簡稱房顫,,是常見的心律失常類型之一,。人的心臟有兩個心房、兩個心室,,正常心跳時依次是心房收縮-心室收縮-心房心室一起舒張,,完成一次心跳,人們感覺到的心跳通常是心室的收縮,。
然而,,房顫時,心房無規(guī)律地顫動,,不能正常收縮舒張,,有的心房顫動能帶動心室完成一次收縮舒張功能,有的心房顫動則不能,,進而導致自我感覺心跳十分不整齊,,毫無規(guī)律。
房顫的癥狀,?
房顫的心室率異常是產生臨床癥狀的重要原因,。心悸、乏力,、胸悶,、運動耐量下降是房顫比較常見的臨床癥狀。房顫引起心室停搏可導致腦供血不足,,從而發(fā)生黑曚,、暈厥。部分患者可無明顯癥狀,。
房顫的危害,?
1. 栓塞:房顫時,心房失去收縮功能,,血液流動速度減慢,,左心房內就會形成血栓,血栓通過左心室進入主動脈,,可以隨血流到達任何動脈,,導致局部栓塞,腦血管栓塞是最常見的情況,,腦栓塞是一類具有高致殘率,、高致死率、高復發(fā)率的疾病,,給患者,、家庭、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,目前腦栓塞患者中有20%為房顫引起,。當然,,也可以栓塞腎動脈引起腎臟壞死、栓塞眼動脈引起失明,、栓塞冠狀動脈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等,。
2. 心衰:房顫也是引起心衰的一個重要原因,甚至有些患者以心衰為首發(fā)表現來住院,,由于房顫會引起胸悶,、心慌、體力下降,,還會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,而且房顫和心衰互相制約,,難以糾正,。
房顫的治療
房顫采取“ABC”的原則治療:
“A”:預防中風
“B”:通過藥物治療和手術終止房顫(導管射頻消融術或球囊冷凍消融術以及外科迷宮手術)
通過藥物治療緩解房顫(降低患者心率)
“C”:治療房顫兩個并發(fā)癥(如高血壓、糖尿病,、肥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