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防止節(jié)后“胃石”困擾
瀏覽:(4144) 發(fā)布時間:2010-3-3
春節(jié)剛過,因為節(jié)日飲食習慣,人們都經過了一場與“大魚大肉”等高脂肪食物的戰(zhàn)斗,,節(jié)后的清淡飲食尤其受到歡迎,,一些開胃的水果比如柿子、山楂等更是受到歡迎,,不過這些東西可不能多吃,而且不宜空腹或和一些食物混吃,不然就會患一種急性腸胃病“胃石癥”,。
實例為證,張先生因為前一天晚上空腹吃了12個柿子,,第二天上腹部脹痛來醫(yī)院經胃鏡檢查,,見胃里長了一個5*5cm的胃石,并已經形成了巨大潰瘍,。這是因為柿子中含有果膠和鞣酸等物質,,一旦人又吃了富含蛋白質的食物,在胃液的作用下,就很容易結合形成堅固的凝塊,,引起“胃石癥”,。
如果不慎得了“胃石癥”應該怎樣應對呢?首先選擇內科藥物治療,,一般應用碳酸氫鈉口服,,以改變患者胃的內環(huán)境,使胃石松軟,、溶解,、變小,提高胃動力功能,,促進其自然排出,。其次采用纖維內鏡下碎石。如果胃結石較大,、堅硬難溶,,經內科治療、內鏡下碎石等治療未能奏效,,或并發(fā)較嚴重胃潰瘍,、出血、穿孔或梗阻者,,以采用外科手術治療為宜,。
所以柿子、山楂好吃不可貪食,,尤其不要空腹食用此類果品,。凡可刺激胃酸分泌的飲料、食品如牛奶,、咖啡,、紅薯等,以及蛋白質豐富的魚,、蝦,、螃蟹等均不可與柿子、柿餅,、黑棗,、山楂等同食,以免促進胃石形成,。另外,,患有慢性胃炎、糖尿病胃輕癱,、胃部分切除術后,,迷走神經切斷術后的患者因胃動力障礙,,在食用柿子、黑棗,、山楂時,,也極易形成胃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