缺血性腦卒中是指由于腦動脈狹窄,、閉塞,,導致腦組織缺血乃至壞死所引起的一類疾病,。
●缺血性腦卒中一般分為三類:
短暫性腦缺血發(fā)作(TIA):發(fā)作性神經功能障礙,,患者可在24小時內完全恢復,。易反復發(fā)作,,最終可導致腦梗塞,。
可逆性缺血性神經功能缺失(RIND):發(fā)作性神經功能障礙超過24小時,,但患者可在1周內完全恢復,。這類病人發(fā)生不可逆性腦梗塞的危險性遠遠大于TIA,。
腦梗塞(CVA):分進行性腦卒中和完全性腦卒中兩種,患者腦組織由于缺血而發(fā)生壞死,,導致不可逆的永久性神經功能障礙,。
●缺血性腦卒中的表現(xiàn)
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常表現(xiàn)為突然發(fā)作麻木、感覺異常,,上肢或下肢麻木,、感覺異常,麻木如發(fā)生在優(yōu)勢側大腦半球,,可引起語言障礙(失語),,嚴重者可引起死亡或遺留嚴重的神經功能障礙,如偏癱,、失語,、偏盲、感覺障礙等,。腦干的大面積腦梗塞可導致病人死亡,。 據(jù)統(tǒng)計,腦卒中70%以上是由顱外動脈病變引起的,,有人稱之為顱外腦血管病,。因此,對以下幾類人應進行頸動脈檢查,。
有閉塞性腦血管病高危因素者,,如年齡在50歲以上,有高血壓,、糖尿病,、動脈硬化者,;經常有頭暈不適者;有TIA癥狀或以往有TIA病史者,;曾有過腦中風而現(xiàn)在癥狀基本恢復者,。 主要檢查方法有:頸動脈超聲波檢查、磁共振頸動脈成像,、頸動脈數(shù)字減影血管造影,。
●怎樣防止TIA、RIND發(fā)展成腦梗塞
此病一般可采用內科藥物治療或外科治療,,包括手術和介入治療,。但是,如果經超聲波,、磁共振及血管造影確定患者頸動脈狹窄已超過50%,,或有內膜斑塊和潰瘍,則內科藥物治療效果一般不好,,這時患者應該選擇進行外科治療,,切除增厚的頸動脈內膜斑塊和潰瘍。這種手術稱為頸動脈內膜切除術(CEA),。對于高齡不能耐受手術的患者,,還可行球囊擴張和支架置入術進行介入治療。
●哪些患者適合行CEA手術
頸動脈狹窄比較嚴重,,狹窄達70%以上時,,手術預防效果最好;
頻繁發(fā)作TIA的患者,,在排除其他因素后,,應積極采取手術預防;
已發(fā)生腦卒中但恢復較好的患者,,經檢查發(fā)現(xiàn)有頸動脈狹窄者,;
檢查發(fā)現(xiàn)患者頸動脈硬化斑塊表面凹凸不平、質地不均,,或潰瘍,、斑塊內有出血者。
需要注意的是,,行CEA手術還應具備基本的身體條件,。如果患者頸動脈已經完全閉塞或已經出現(xiàn)不可逆轉的嚴重腦卒中時,再行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就沒有意義了,。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已有50多年的歷史,,手術切除了增厚的動脈內膜和粥樣硬化斑塊,使腦供血改善并切斷了栓子的產生來源。手術不大,,效果確實,安全性較好,,手術在顯微鏡下進行,,可以確保手術安全。術后1~2天患者即可恢復正常生活,。術后,,患者還應積極治療動脈硬化癥,控制血壓,、血糖和血脂,,降低血液黏稠度,多飲水,,長期服用阿司匹林類藥物,,并從飲食和運動等方面入手,配合藥物治療,。